GPA——Grade Point Average,俗称绩点。一般是由学生提交初三、高一、高二,三年六个学期的期末成绩单进行加权计算得来(也有要求申补交高三成绩单的院校)。美国高校根据学生的GPA,判断申请者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、潜在的学术能力以及学习态度,是申请美国本科必备的材料之一。
1.GPA的计算方法?
GPA的具体计算方法每个学校不尽相同。通常成绩为A时记做4分,B记做3分,C为2分,D为1分,E(不及格)则为0分。根据不同计算方法,A-一般记做3.6-3.8分,B+则会被记做3.2-3.4分,以此类推,再根据学分加权平均得出GPA。如当GPA为3.4时,则表示平均成绩基本在85分以上。GPA的评估源自数年的连贯考核,要求学生在考试和随堂测验取得高分之外,还要保持出勤率、长期优异的课堂表现和按时递交作业与学习报告。
2.Unweighted GPA (不加权)
Unweighted GPA是把学生上过的所有课程都按照4.0为标准来计算,不区分难易程度。当然,这样的算法有可能会发生:学习简单课程的学生比学习难度较高课程的学生GPA更高的情况。因此,针对未加权的计算方法,学校都会有school rank跟在GPA后面,以此来区分学生的优秀程度。
常用换算Unweighted GPA的对应表格:
如果看到学生GPA上显示Weighted GPA,那么我们就知道这个学生一定上了AP或accelerated课程。大学录取时,也非常看重学生在高中期间的课程难度。所以很多高中都提供相关的荣誉课程或AP课程。
从课程的难度上来讲,AP课程的A和Regular课程的A,重量肯定不会等同。所以多数学校会给在AP课程上获得A的学生5.0的GPA;而Regular课程的A,则是4.0(每个学校会有不同的标准)。采取weighted GPA的算法,主要是区别学生的rank(排名)。
两种算法比较看来,莫种意义上讲,加权GPA更准确的评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。同样的学生,加权GPA会比未加权GPA高0.53左右。但学生的ranking是一致的。
3.7+:基本上可以申请TOP30的学校;
3.5+:可以尝试去申请TOP50的学校。
如果自身有较强的软实力背景,试着申请top30 也是有可能会被录取;
3.0+:可以申请TOP100以内的学校。
如果想申请Top50左右的名校,多提升软实力以弥补GPA上的缺陷;
3.0-:同学你要加油啦!
这种情况申请TOP100的美国大学就比较危险了,因为很大几率你在网申的时候就会被刷掉,因此就算学生有软实力,也显得于事无补了。